2024年11月10日,第六届国际结构健康监测与完整性管理会议 (ICSHMIM)在中国郑州隆重开幕。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河南工业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备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分会、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和中原工学院智能建造与建筑工程学院共同承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创新中心、全国设备结构健康监测标准化工作组和河南工程学院协办,并得到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机械土木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智能运维分会、中国航空学会预测与健康管理分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震控制与健康监测专业委员会、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诊断工程委员会、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机械工程动力学报(英文版)》《仪器仪表学报(英文版)》《结构耐久性与健康监测》的鼎力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惠和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河南工业大安博(中国)长吴智深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河南工业大安博(中国)长吴智深和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起重机械部主任丁克勤研究员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
![](/__local/9/F2/03/78C1D5F239BECDA94C04BC2F3BC_546AB1AA_7E2FE.png)
开幕式主会场
开幕式上,河南工业大安博(中国)长吴智深、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曹克舜、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邓洪军以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领导致辞。
![](/__local/D/D3/53/9403332D68EDC27F65D207D49AB_B1D06053_52CBC.png)
吴智深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
![](/__local/9/FF/E0/6803082C8A99FD888803CD276FC_CBBAD9F3_5B497.png)
曹克舜致辞
![](/__local/C/B3/7C/89C063959422E925A880F49A0D7_7BCF9077_498A7.png)
邓洪军致辞
![](/__local/B/0D/C9/921883E4CE0157270AC3E1BBDDF_2CE843FB_804F2.png)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领导致辞
![](/__local/D/DD/6C/54A029714673088367231BFB859_2484A4D3_5FC34.png)
丁克勤主持会议开幕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涂善东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惠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及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吴智深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Aftab Mufti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Shamim A. Sheikh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曹茂森教授、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徐幼麟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F. Necati Catbas教授、英国剑桥大学Mohammed Elshafie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朱宏平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青袁慎芳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伊廷华教授、长江学者、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乔丕忠教授、国家杰青吴军教授、国家杰青夏元清教授、长江学者刘屿教授等9位院士和30余名国家级领军人才,以及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曹克舜、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邓洪军、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白艳红、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建设管理处处长李如飞、河南省科技厅先进制造处处长刘彦宾先生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专家学者和行业人士应邀出席。大会开幕式由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起重机械部主任丁克勤主持。
本次会议旨在展示和交流国内外结构健康监测和人工智能的最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促进结构的研究、设计与应用。主题包括智能传感器与传感器网络、先进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与系统、大数据融合、存储与挖掘处理技术、结构损伤识别理论与方法、结构健康状态诊断与性能评估、先进的结构损伤/故障/失效预测技术与方法、结构健康监测虚拟实现技术与系统、基于SHM的结构设计与智能结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与系统应用、以及结构健康监测标准与系统认证10个方面。会议共设有246个报告,其中包括13个大会特邀主题报告和91个分会场邀请报告。此外,还有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研究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系列分会场报告和口头报告,分享了相关的科研进展与技术创新,开展深度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结构健康监测与完整性管理是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兴学科领域,其不仅涉及单一工业结构或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测试、评价与预测,更是涉及到整个社会重大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第六届国际结构健康监测与完整性管理会议的召开,不仅为全球结构健康监测与完整性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该领域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__local/C/4B/64/06C0F6BF3DB7B266B632B841737_82D6F991_4A25B.png)
欧进萍院士作主题报告
![](/__local/8/C0/65/EA2F6EBB84A22D62A777330D85F_8D943FAB_38A45.png)
杜彦良院士作主题报告
![](/__local/8/74/A5/E5ABB8B29A56BD7EC32484B26AD_E4F2A150_55478.png)
涂善东院士作主题报告
![](/__local/F/E9/9B/ED8D305CF0525DB5A2A8FCCEC44_17188D7B_4A1A5.png)
吴智深校长作主题报告
![](/__local/D/4A/2D/62E4D52B6344C5D1F265DDC1D17_0E80D672_50F2C.png)
曹茂森院士作主题报告
![](/__local/6/9F/7A/59CF3B6C6CCA20AAB50CD7FB2DE_679449E2_42D45.png)
徐幼麟院士作主题报告
![](/__local/7/B1/1D/696B233348F1CEB5C43F436EC72_51C96F48_3EBA1.png)
Aftab Mufti院士作主题报告
![](/__local/8/BF/86/BDE720DD545A48546A41D15DACE_CA303D5A_45233.png)
F. Necati Catbas作主题报告
![](/__local/0/92/FF/169FE4A3E188AE2F7CA780F4039_237428A9_5590C.png)
Mohammed Elshafie做主题报告
![](/__local/2/B4/20/841657E5A53F39923A0311D0AD0_5E547647_3E5B2.png)
夏元清教授作主题报告
![](/__local/7/AA/5A/6ADFBB6FB11E7C1AB78B79E80E8_BD92F456_64DEF.png)
Giuseppe Carlo Marano作主题报告
![](/__local/7/99/5A/BB6DDF38DA24EBD4BB0C61707E3_87983EE8_4FA9B.png)
王浩教授作主题报告
![](/__local/7/1C/73/154DC866375B0EC5500DD94EC0F_3CEB1294_5D788.png)
乔丕忠教授作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