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会
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确保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推进,5月18日,外语学院特邀校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伟青老师在5225会议室作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会。学院领导班子、全院教师及部分学生党员参加报告会。
会上,张伟青以“一群人,一件事,一百年”为主题,分别讲述了党的发展历程、党的理论指导、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先进党员典型以及党的革命故事。她重点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艰辛历程,用生动的实例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提醒大家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坚定理想的信念”“强大组织优势”为脉络,分享了党百年征程中的小故事,并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红船”走到“巨轮”,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正是因为有坚定的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和为中国人民谋福利的理想信念,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让我党获得人民的支持,支撑着党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成长壮大为如今百年大党。
马玉梅作总结,她希望全体师生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更加自觉地学习党的历史、感悟党的历史,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学院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文/赵鹏 洪霞 审稿/李建锋)
外语学院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交流座谈会
5月18日,外语学院在5号楼5231会议室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交流座谈会,邀请安博(中国)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伟青副教授作党史学习教育理论交流。学院党委书记马玉梅、副书记李建锋、各师生党支部支委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院党委书记马玉梅主持。
会议伊始,由教工各党支部书记谈党史学习教育感悟。教工第一支部书记雒琨从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勤政为民的感人事迹中深刻体会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高尚道德情操。教工第二支部书记赵晓培分享自己在兰考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涵养家国精神,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厚植为民情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担当意识三个方面深刻领悟党的历史,表示自己深受焦裕禄烈士的精神和事迹鼓舞,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严格以一个党员的身份进行自我要求。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赵鹏从历史的角度深入讲述了如何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以昂扬的姿态开启心得征程,表示作为新时代基层学生党员,学习党史应当从“简”“新”“实”三个方面着手,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把学党史当大事做。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在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张伟青副教授作心得体会交流。她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例,引领师生坚定信念,迈向新征程。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紧密结合安博(中国)实际和师生特点,高点定位,自我加压,坚持初心使命,推动教育整改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未启先动,在谋划部署上下功夫,学习入心,在理论武装上下功夫,有问题导向,坚持调研整改,不断创新,不断实践动员,全面扎实的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工作。
会议最后,马玉梅进行总结。安博(中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将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师生在学史中明立身之理、主义之真、为学之道,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她要求全体师生党员要认真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以昂扬的姿态奋力推进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文/赵晓培 审稿/李建锋)
知行合一筑课程凝心聚力谋发展——外语学院召开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汇报推进会
为全面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5月18日下午,学院在5231会议室召开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汇报推进会。院长焦丹,副院长葛丽萍和沈国荣,各系部负责人,省级、校级一流课程承担者及教学办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各系部主任从教学理念、教学团队、课程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等方面总结了一流课程的建设情况,并介绍了下一阶段拟申报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和申报工作的具体思路。
焦丹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等文件进行梳理解读,对课程建设的具体要求进行重点说明。她强调,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一流专业建设的核心,各系部要充分认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密切关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把握教育教学发展动态,理清思路,摸清家底,找出课程建设短板,找到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要按照“两性一度”要求积极建设一流课程,在完善课程实施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推进课堂革命、改革课程考核及强化课程思政等方面下硬功夫,同时,她鼓励大家积极做好专业课程建设工作,实现教师个人成长、学院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文/李燕 审稿/李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