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食品学院油脂油料高值化利用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来源:粮油食品学院 文/孟鹏程 审校/常德海 审核/刘新杰 2024-03-06 09:49 浏览:
摄影 审校 常德海
审核 刘新杰 分类

近日,我校粮油食品学院油脂油料高值化利用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影响因子IF=15.1,中科院1区,TOP期刊)发表题为“In-situ construction of Z-scheme silver phosphotungstate/polyimide photocatalysts and enhanced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aflatoxin B1 in vegetable oil”(DOI:10.1016/j.cej.2024.149153)的研究性论文,报道了利用光催化技术降解食用油脂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最新研究成果。河南工业大学为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单位,油脂油料高值化利用团队青年教师孟鹏程博士为第一作者,杨国龙教授为通讯作者。

AFB1是分布最广、毒性最强、危害最大且较难分解的一种真菌毒素,在花生、玉米、花生油等制品中常被检出,AFB1污染已是制约我国食用油脂安全与贸易的重要因素。强化食用油脂中AFB1污染的防控,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保证国人健康,实现粮油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研发低耗、高效且绿色的降解技术,是粮油行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光催化技术作为绿色、高效且无二次污染的高级氧化技术近年来被应用于食品污染物的高效去除。该技术利用光子能量通过光催化材料在温和条件下分解污染物为CO2、H2O等小分子物质,可实现高稳定性强毒性物质的分解和脱毒。但受材料光电性能、表面形态及反应环境变化等的影响,现有系统表现出光激发的载流子复合率高、氧化还原能力弱、油脂体系中光催化活性丢失等情况。团队基于半导体异质结及Z-Scheme电荷迁移机制,利用自组装及原位固相热缩聚策略构建了共轭聚合物修饰的不溶性杂多酸盐复合光催化剂,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迁移效率及氧化还原能力,为该类型光催化材料的合成提出了新的观点。同时,本研究基于食用油脂加工工艺构建了油水混合的光催化反应系统,解析了AFB1在该反应系统中的迁移和降解路径,实现了油脂体系中光催化降解AFB1催化剂活性的恢复及AFB1全部毒性位点的高效裂解,为光催化材料及光催化技术在油脂加工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方案。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安博(中国)重点科研项目、河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等的支持。


论文插图

油脂油料高值化利用团队围绕油脂油料的高值化利用及精深加工、副产物资源高值化利用、食用油脂安全等与学科发展和行业需求紧密相关的研究方向开展科研工作,凝聚科研优势力量,重视产学研融合发展,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创新,近年来相继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Food Chemistry》、《Food&Function》、《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科研成果对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及助力我校“双一流”创建做出了贡献。

论文链接




(责任编辑:鲁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