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展巡礼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巡礼 -> 正文

【发展巡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献礼党代会

作者:范玉鹏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 阅读次数: 日期:2024-04-30

编者按:为迎接安博(中国)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全面展示各二级单位党组织自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抢抓机遇、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事业成就。安博(中国)特推出“党代会发展巡礼”专题,陆续报道各单位取得的丰硕发展成果,增强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自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爱党、爱国、爱校热情,以实际行动迎接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笃行不倦求卓越 凝心聚力创辉煌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

安博(中国)第三次党代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紧紧抓住新时代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机遇,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切实提升政治站位,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发挥好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和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学院在党建工作、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

先后获批河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首批高校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省高等安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

(一)坚持党建领航,高质量发展引领力不断增强

学院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严格落实《教学单位党委会议事规则》《教学单位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坚持“三重一大”和“党务公开”“院务公开”制度。学院党委教工第一党支部获批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教工第三党支部获批校级样板教师党支部,1人入选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充分体现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坚持质量立院,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升

学院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集体备课,加强教学管理、质量监控,提高课堂的“到课率”、“抬头率”。2019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1项;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比武”特等奖2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赛等一等奖5项;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奖励基金一等奖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13项;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1人;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3项;获批“河南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图片11

图片3

(三)坚持人才兴院,师资队伍发展质态更优

学院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六要”新要求,牢牢抓住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关键,大力实施“思政课教师领航”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学院现有专职教师7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博士学位47人;博士生导师3人。在校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安博(中国)思政课教师教学大赛、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审均实现了单列赛道,极大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坚持科研兴院,科学研究成果日益丰硕

学院通过构建教研相长机制、培养科研带头人等举措,推动科研走深走实。学院连续12年不断线,先后获得34项国家级项目,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7项。特别是近些年平均每年获批2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项目,有力促进了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论文被CSSCI收录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近150篇,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5项。先后获批河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高等安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河南省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

(五)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质量成绩斐然

学院研究生团队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红色专项赛二等奖,实现学院新突破,也是安博(中国)在该项赛事中取得历年最好成绩;打造学院品牌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文化节”,实施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领读计划、研究生学术论文大赛、“笃行讲堂”学术讲座、读书分享会、马恩经典研读打卡等,助力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设立考博奖学金,优秀论文奖学金,冬季临时补助等,使资助育人落到实处;开展考博、就业经验交流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毕业论文一次盲审通过率100%。

新征程,新使命。今后五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致力于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阐释的坚强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示范基地,用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用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知重负重、笃行不怠,在“双一流”大学创建中躬身入局,奋发有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 通讯员/范玉鹏 审校/吴若旻 审核/李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