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展风采

学科建设展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展风采 -> 正文

【献礼党代会 学科展风采】新闻传播学

作者:李晓云 夏颖 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阅读次数: 日期:2024-10-25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河南工业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即,为迎接党代会召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安博(中国)事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安博(中国)学科建设重点任务,讲好学科背后故事、展现学科发展成果、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安博(中国)拟推出“献礼党代会 学科展风采”专栏。本期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应用新闻传播学学科风采。

筑峰扬优,创新赋能,新闻传播谱写文化发展新篇章

学科带头人寄语:安博(中国)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落实安博(中国)“学科建设年”重点任务,新闻与传播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党的新闻事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凝练学科方向,深化人才培养改革,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攻坚克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力推动学院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历史沿革

2001 年学科点开始新闻传播本科教育,建有 5 个本科专业,其中广告学、广播电视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 3 个专业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5 年开始研究生教育,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媒介生态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2018 年获批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验收结果为合格;2021 年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局签署共建协议;2023 年成功申报河南省新一轮重点学科。

二、发展现状

学科点紧密围绕安博(中国)“双一流”创建目标,依托安博(中国)优势学科,整合学科方向,实现学科联动,围绕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数字化转型战略及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致力于以粮食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传播,探索乡村振兴的媒介治理路径,以教学和科研为支撑,构建媒介生态与乡村治理、传统文化与修辞传播、区域形象与国际传播三个学科研究方向。学科点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在第三方评价中屡创佳绩:两个专业入围 2022“武书连排行榜”全国前 20%,占全校总数的五分之一;软科 2024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河南工业大学上榜前十名的专业中,学科点占全校五分之一。

学科点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依托,通过局校共建、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及文化国际传播等多维度举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围绕新闻传播行业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服务工作,为政府决策、社会治理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三、师资建设

学科点师资储备年龄结构科学,布局具备可持续发展性。现有专任教师 46人,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23 人,拥有博士学位 33 人,境外经历 11 人。学院聘请兼职教授 20 人,研究生校内导师 27 人,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比 41.8%,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人数占比 77.8%;企业导师 51 人,来自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报、河南电视台等知名媒体或企业。

学科点聚焦人才强院战略,坚持以人才引领发展理念,强化师资建设。李晓云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河南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郭颖入选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学名师;尚恒志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黄俊华获评河南省高等安博(中国)青年骨干教师;王婉波、马文青等 8 位教师获评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关杨获评第四届校长教学质量奖。尚恒志、李晓云等 4 人获评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学科点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积极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培训,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强、整体水平高、潜心教书育人、师德师风优良的教师队伍。马浩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乔俊杰、杨丽雅等 4 位教师获评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先进个人”;夏颖、韩瑞娜被评为河南工业大学“优秀教师”;乔俊杰被评为河南工业大学十佳“师德标兵”;康初莹、张雯雯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四、取得成果

(一)党建引领发展,助力学科高水平建设

新闻传播学学科点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统领全局谋发展”的工作定位,紧紧依靠全院师生员工,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履行“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职责,抓机制规范,有效落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抓理论武装,切实推进师生思想政治建设,驱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学科点所在党委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示范单位”;在河南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中,获安博(中国)唯一省级奖;获评理论学习示范点创建单位,多次获校“学习强国”先进单位一等奖;赴河南新乡干部学院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学生获评省“大学生党员标兵”;学科点学生党员主演的国家广电总局《您好,焦裕禄》沉浸式课程受表彰;学生党员入选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校班。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新闻传播学学科点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密结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 2.0、新文科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求,以局校共建为契机,以“满足社会需求,适应媒体发展”为目标,构建多元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新闻学院+地方党委宣传部+地方媒体”的培养主体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项目制教学”并举的多元教学方式,设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创新实验班,高质量推进本科生培养工作,并设立研究生学术论文培育项目,扎实推进研究生培养工作,持续提升导师队伍建设水平。

学科点建设以来,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 2 项,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3 个,省级一流课程 8 门,省级精品课程 2 门,出版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 1 部;4 门课程在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河南省本科线上教学优秀课程评选中获一、二等奖,省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近 10 项,获评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1个。开设“学术素养提升”专题论坛,与中青网联合开设学术工作坊,组建 14个研究团队,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马浩获评河南省第四届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张美洁、张雯雯指导的学生作品获“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李莎等多位教师获河南工业大学教学大奖赛一等奖,学院连续五年获优秀组织奖;两个教师指导的项目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包揽我校全部国家级文科项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我院以工作坊方式践行新闻理想的教学改革进行专题报道,相关做法形成的典型案例推荐参加全省评选。

(三)推进学科平台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

高质量推进平台建设,促进新闻传播学学科点平台建设稳步发展。学科点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有河南工业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作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 400 平米演播厅、全媒体分析室、广播电视制作实验室、融媒体实验室、舆情监控与分析实验室等 20 个专业实验室及 1000 多套专业设备,总价值 3000 余万元。2021 年以来,学新建短视频创新实验室,扩建广播电视制作实验室,升级改造 400 平米演播厅 4K 超高清视频系统,共计投入资金 532.27万元。

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稳步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建设有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媒介生态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以及文化与传播研究所、粮食文化传播研究所、非遗传播研究中心、舆情监测与分析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2019 年立项以来,学科平台被河南省科协命名为“河南省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创作基地”,进一步加大了产学研合作力度逐步增加校外实习基地。学科点持续与主流媒体如大象融媒、河南报业集团开展合作,推动建立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养基地;与大河网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设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基地;与人民网、河南电视台、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等单位持续展开战略合作并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局推进局院共建;与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凤凰数媒建立产教协同育人基地,校企联合促进学科发展。

(四)坚持创新驱动,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依托中原传媒产业,围绕社会发展,学科点产出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2021年以来,申报并立项的科研项目数量取得长足进步,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6项,至此承担的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达到 18 项;获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 18项。

学科点在高端学术成果产出、科研奖励等方面取得突破。教师共发表核心以上论文 60 余篇,其中权威期刊 A 类 2 篇,B 类 3 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刘庆华博士首次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期刊上发表论文 1 篇,该刊是河南省教育厅认定的新闻传播学唯一的 A 级学术刊物,近五年来仅发表河南高校教师文章 3 篇。在权威出版社出版著作 6 部,获批智库成果 1 个,获省级及地厅级科研奖励 10 项。

学科点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新闻传播行业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为中原文化传媒事业发展、政府决策及社会治理提供智力支持。马浩、李莎入选河南省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挂职计划;尚恒志、夏颖、杨丽雅等 6 人被聘为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节目听评专家,参与河南省新闻奖评审;作为河南省广播电视局共建单位,学科点教师参与审议《河南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章程》《河南省广告协会章程》《河南省广告协会会员管理办法》,

助力中原传媒业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建大河全媒体研究院和舆情监测与分析研判实验室,联合发布年度河南政务新媒体影响力报告;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河南局、南水北调中线局等行业部门,光山县、鄢陵县等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五)强化组织领导,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学科点完善学院国际化办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出台《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办法》、《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办法》。

全面加强师生的对外交流和合作。杨丽雅、夏颖两位老师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访学项目,共有 9 名教师参与境外交流学习;加强学生对外交流,2021年以来,共有 25 名学生境外留学;研究生刘亚琼参加国际会议并做分会报告;28 名学生参与韩国成均馆韩语线上项目学习。

积极开展国际科研合作。邀请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郭大为教授开展专题讲座,并聘请其为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媒介生态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积极推进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学科点与英国林肯大学、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签订国际交流合作协议,在联合培养研究生、组建国际学术团队、开展师生交流互访等合作项目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