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号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杨永龙教授应安博(中国)邀请,在5225会议室以《汉语研究的接触视野》为题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副校长朱文学、校社会科学处处长于建华、外语学院及部分文科学院教职工、在校研究生等参加了讲座。讲座由外语学院院长焦丹主持。
讲座伊始,朱文学肯定了外语学院取得的成绩,鼓励学院进一步发挥特色,有目的性地组团队、建平台,以外语为工具广泛开展跨学科研究。朱文学希望在场师生充分领略杨永龙教授语言学名家的风范、感悟语言研究的魅力,同时希望广大青年教师和学子投身语言学习和语言研究。
杨永龙以时间为序,向与会师生介绍了历史上与汉语发生语言接触的四种主要语言:汉语与梵语巴利语、汉语与蒙古语、汉语与满语、汉语与日语。他以此为铺垫讲授了汉语史上接触引起的汉语语序类型的演变问题。讲座接近尾声时,师生们与杨教授互动交流热烈,杨教授耐心地解答师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杨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以丰富详实的资料、思路清晰的论证、步步深入的讲解,完整而客观地向大家阐述了他的研究过程,得到各位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于建华指出,杨教授视野宏阔,学养深厚,博闻强识,风趣幽默,论述从容不迫,条分缕析,整体论证缜密,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对杨教授用大量实例依据做研究的方法和用批判眼光对待学术的科研态度表示肯定与赞扬,并诚邀杨教授多对我校学科和团队建设给予指导。
最后,焦丹对杨教授拨冗承担外语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第二讲暨研究生学术论坛第一讲表示感谢,并希望在场的同学可以以此为契机,发掘新的研究领域,她还鼓励在场师生学习杨教授严谨的科研学术态度。
杨永龙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在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从事合作研究。现主要从事汉语语法史研究,著有《〈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综述》(合著,商务印书馆,2006)、《汉语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等,在《中国语文》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二等奖(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