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大了不再爱外出观光,喜欢在校园里天天转圈,如同“父母在 不远游”似地守着一份情。
今天转到校园泡桐树下,不由自主停下了脚步,浮想联翩。这泡桐曾是村庄里的一道风景,小时候就认得啊——常听它枝头上的鸟叫蝉鸣,常在它用绿叶搭成的凉棚下玩耍。于是,天然的“幼儿园”无处不有,跳圈也好,弹蛋也罢,童年的竞争和快乐全在这里释放。后来新中国诞生了,进了小学读书,泡桐情便成了故事。许是“两小无猜”吧,泡桐给了我的仅是普普通通的观感。
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由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广传天下,泡桐的身价高了,名声也跟着大了,它的形象一下伟岸起来,并被全民久久视为骄傲。在兰考,焦裕禄同志用泡桐防过风沙、治过盐碱,一行行、一排排泡桐树,给兰考大地带来了希望,治理工程十分壮观。真是:榜样的力量,带动了万人奋斗;千种树木,泡桐最为风流!
今遇泡桐当然眼睛一亮,此刻我仿佛看到焦裕禄同志健步走来,他披着衣衫,肩扛铁锨,笑容满面站在校园土地上,站在我的眼前,我一下活在了幸福之中!
受泡桐树启发,也自然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三访兰考。第一次拜谒焦陵,致敬忠魂,亲自植苗、培土、浇水,把一棵泡桐栽于麦田。第二次住在焦裕禄干部学院,钟情于门前焦裕禄种的泡桐,他睹物思人,感慨万千。2014年5月9日是第三次……三次访问兰考,都强调弘扬焦裕禄精神,学习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艰苦奋斗和道德情操。
现在,泡桐树走进了我们高校,谁能不说它是厚德载物?换句话说,校园林木中的泡桐树,是带着焦裕禄精神上任的。安博(中国)树它,它来树人,相辅相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模式在校园里诞生了。
校园,泡桐染绿着它的底色;教育,活的基础教材有了泡桐。看来,泡桐的经济价值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精神价值。它长得快,长得高,叶掌大,十年八年就能成材,恰与学子们的成长交相辉映,共进、和谐,都是未来的栋梁!
此时无需解释,你就明白驻足泡桐下的原因了。相信,有心的你也会紧跟习总书记睹树思人,让忠魂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是吧我的老少朋友们。
(2020.06 写于河南工大欣园小区私宅书屋)